沈帥青:患病難發現 定期體檢抗沉默殺手

City

發布時間: 2017/12/28 08:00

最後更新: 2017/12/28 21:49

分享:

分享:

剛好60歲的林鄭月娥(右一)透露,患有輕微高血壓,衞生署則指55至64歲港人中,27.9%已獲醫生確診高血壓

作者Facebook專頁

特首林鄭月娥於電台透露患輕微高血壓,正服藥控制及定期檢查,唯一問題似是不夠運動。盡管看來健康,身體也能暗藏風險,高血壓正是一大沉默殺手,須靠健康生活及年度檢查抵禦。

不少人誤以為頭痛、疲倦或凸眼是高血壓表徵,實質多數患者沒有明顯症狀,醫生指當患者嘔吐等可見問題,上/下壓可能已高見200/130危險水平,變成急進性高血壓,須立即送院以紓腎臟及眼睛所受損害。

據衞生署剛公布的2014/15年度人口健康調查,1.2萬名15歲以上港人受訪者中,高達27.7%有高血壓(即140/90),其中近半人(47.5%)獲署方檢查前從未確診,對自身風險懵然不知。

近乎隱形的高血壓可削弱血管壁、促成血管重構,當心臟供血減少,就有可能變成心臟病,腦血管受損可致中風,腎臟周邊出現則成腎衰竭。著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近期研究還發現,於40至60歲的中老年患上高血壓,可令70歲以後的腦認知力退化嚴重2.7年。

高血壓外,看似壯健的身體也有其他隱藏炸彈。西班牙國家心血管研究中心(CNIC)月中公布,整整一半體重正常、不吸煙且沒糖尿的40至54歲受調查中年人動脈硬化,有心臟病、中風之虞,元兇正是大量「壞膽固醇」LDL-C。

體重合標顯然不是健康包單,醫生指僅挺着大肚腩的「瘦胖子」(skinny fat),坐擁比皮下脂肪更邪惡的內臟脂肪(visceral fat),可增加甚難察的脂肪肝風險。靠節食保持苗條者或繼續有內臟脂肪,卻不夠肌肉,長遠亦更可能出現胰島素抵抗,甚至演化成糖尿病。

由於表明上的健康可令人降低警覺,反有助沉默殺手長久蟄伏。預防遠勝治療,衞生署指高血壓患病率隨年齡遞升,簡單如檢查高血壓,長者應於基層醫療每年做最少一次;逾45歲及逾50歲人士亦應每3年檢查血糖及血脂一次。

不過,本港做全身檢查動輒索價2,000元,官方大型計劃卻暫僅有長者大腸癌篩查,低收入人士另有乳癌及子宮頸癌測試,恐未能鼓勵更多人及早體檢,長遠紓緩公院壓力。

英國、新加坡,以至馬來西亞皆已以40歲為界替合資格國民免費體檢,英格蘭家庭醫生每5年發信邀請公眾免費檢查心贓病及糖尿病等4項風險,星洲9月起亦近乎不收錢篩查高膽固醇、子宮頸癌及大腸癌等。

要控制高血壓、避免糖尿病,家庭醫生、衛生署固然要把關多鼓勵公眾多做運動、避免飲酒及不吸煙等,但要及早預防及察覺沉默殺手,參考外國資助更多高風險人士體檢,大概也能立竿見影。

各地預防病患政策

  • 新加坡︰今年9月起多達180萬合資格的40歲以上國民僅付最多5坡元(29.1港元),即可作糖尿、高血壓、高膽固醇、子宮頸癌及大腸癌共5種篩查,每人成本達100坡元
  • 英國︰40歲以上英格蘭人每5年可獲一次免費體檢NHS Health Check,涵蓋最可預防的主要疾病風險包括心臟病、糖尿病、腎病、中風等,計劃首5年已防止了2,500宗心臟病或中風
  • 澳洲:全國療保Medicare有多項免費檢查,如二型糖尿高危人士於40至49歲間每3年可檢查一次,75歲以上每年有涵蓋飲食、活動水平、藥物及精神健康等的生活習慣檢查
  • 德國︰西南部黑森林由醫生任大股東的Gesundes Kinzigtal跟法定保險商合作,資助公眾健身、健體及飲食諮詢及健康篩查等,家庭醫生亦能騰出時間協助預防疾病,令醫療成本下降約6%

撰文 : 沈帥青